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门徒式牧养
如何牧養神的羊、培育更多禾場工人、實踐神的大使命?今日的華人教會事奉工人缺乏只是表面現象,真正缺乏的,正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門徒式牧養。這是教會所應面臨的問題與需承擔的責任。
本文將通過路加福音九23與約翰福音二十一15-19,從四個方面來進行分享。
一、學習耶穌,舍己背十字架(路加福音九23)
「耶穌又對眾人說,若有人要跟從我,就當舍己,天天背起祂的十字架來,跟從我。」
一些的牧者,或者一些基督徒,當他走進教會裏面,和耶穌基督的關系非常好,很親密,恨不得永遠不分開。但是當他走出教會,卻和耶穌基督完全沒有關系。
我和鄰居的關系如何?私下和教會同工的關系如何?我們和傷害我們的人的關系如何?我們和不喜歡我們的人的關系如何?這些關系才能真正地代表我們和耶穌基督的關系,或者這些關系才能真正說明,我們到底和耶穌基督有沒有關系。
作為牧者最基本的條件,就是先作主的門徒。而作門徒的含義耶穌基督解釋的很清楚,很明白,就是犧牲,就是舍己,就是背十字架。沒有犧牲,沒有舍己,沒有十字架,就不是耶穌基督的門徒。
盡管可能有的人事奉很有果效,教導很有恩賜,講道很有能力,能使人得安慰,管理很有次序,牧養很有策略。但是,在這一切之外,有沒有把耶穌基督活出來?活在我們的生命中?生活中?
耶穌基督的謙卑,我們有沒有?
耶穌基督的愛,我們有沒有?
耶穌基督的溫柔,我們有沒有?
耶穌基督的聖潔,我們有沒有?
耶穌基督為祂的羊群舍命的心誌我們有沒有?
教會想要被改變,教會想要被復興,根本就在於牧者的生命被耶穌基督改變,所有基督徒的生命被耶穌基督的生命所改變,否則,再多的聚會,再多的探訪,再多的講道,再多的教導,都是沒什麽大的意義。關鍵是我們有沒有先作好一個舍己的基督的門徒。我們的生命是否以我們的耶穌基督為中心。
我的一位老師說過這樣一件事。他在一個家庭退修會中講完道以後,有一個小女孩,來到陳牧師面前,可以感覺出她內心深處的掙紮、委屈與痛苦。她好不容易開了口,說的第一句話是:我恨我的爸爸!
原來,她的爸爸是教會的長老,教會每個人都說他很屬靈、很優秀、很愛主、很能幹、很聰明、很溫柔,也很會禱告、很愛禱告,每天至少禱告兩個小時。但她卻恨他。比如有一次,她的爸爸禱告完了,走出書房,來到客廳,看到她在看電視,就走到她身邊,狠狠地給了她兩個嘴巴,大聲吼道:為什麽大早上就看電視。為什麽不讀經禱告? ……
這是我們很多人真實生命的寫照。耶穌呼召我們作祂的門徒,不是單單為祂作工,不是單單在教會事奉,更是要求我們活出祂的樣式和生命。這是一種關系。
可能今天很多人憑著本事、能力、恩賜,可以為主作很多很多事情,可以作很多很多大的事情、了不起的事情,但是主說:我不認識你。我和你沒有關系!
這是什麽問題?這是生命的問題,根本沒有從主而來的生命。
二、愛耶穌
我們在事奉中也時常軟弱,也時常跌倒。但是耶穌依舊愛我們,依舊願意使用我們。
當耶穌向門徒顯現的時候,門徒知道那是耶穌。耶穌問彼得:你愛我,比這一切更深嗎?
耶穌三次問彼得同樣的問題,以至於彼得都很驚奇。如果更加深入地思想耶穌基督和彼得的這段對話,的確是非常觸動人心。或許我們可能會很好奇,為什麽耶穌基督要回來專門地問彼得這些問題呢?要知道,彼得曾經當著耶穌的面,信誓旦旦地說,就算死,我也跟從禰。但是,短短幾個小時以後,卻當著耶穌基督的面否認耶穌,而且發咒起誓說我不認識這個人。
我想,如果那個時候的彼得今天出現在我們的教會,我們肯定不會用他的。三次否認主的人,怎麽可能作牧者;叛徒,怎麽可能當牧師;公開否認主,怎麽可以帶領信徒?那個時候的彼得,如果來我們的教會作禮拜,最多只能坐在後面的角落那裏。
但是很奇妙,耶穌沒有懷疑彼得的答案,沒有否認彼得答案。耶穌基督接納了彼得,接納他的答案,並且給了他一份神聖而榮耀的使命:你要餵養我的羊。
耶穌問彼得的這個問題,是告訴彼得和今天的我們,牧養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:要牧養,必須先要愛耶穌!效法耶穌基督的牧養,作一個門徒式的牧者,最根本的原則是:愛耶穌!
不愛耶穌,再會事奉,再有恩賜,再有能力,不過都是表面功夫,作給自己和人看的罷了。
牧養的根基是愛耶穌。牧養,就是我們回應耶穌對我們的愛,就是表達我們對耶穌基督的愛。
很多時候我們把牧養當作一種責任,因為教會缺乏,因為教會需要,因為我有牧養的恩賜,因為我有牧養的感動,這些沒有錯,但是如果我們不會最根本的原則,我牧養,不是因為責任,而是因為愛耶穌的話,難怪我們很多的事奉會本末倒置。
責任在後,愛耶穌在先。
責任,不能帶領我們走太遠,但是耶穌知道彼得需要什麽,耶穌知道需要幫彼得找回他愛耶穌的心,幫助彼得建立牧養耶穌的小羊的根基,愛耶穌。
愛耶穌不是一個點,不是我在某些時候愛他,不是我在某些場合愛他,但是愛耶穌是一條線。愛耶穌是個逐步逐步的過程,一條沒有終點的線。所以當我們看到某個人軟弱,我們不可以說他不愛主,我們沒有資格說他不愛主。
我們很多時候有些奇奇怪怪的不合聖經的想法,你看他,不愛主。你怎麽知道他不愛主?彼得真愛主,但是也是有軟弱,耶穌一句也沒有否定他,批評他。彼得雖然否認主,但是他因為愛主,他心正。他為主冒險動刀子。
一個人真愛主,他的心就正。不愛主,人的心就不正,再會做工,再會事奉,再剛強,再看起來多麽屬靈,沒用。
最後我們要問,到底什麽是愛主?
一些華人教會,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愛主,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他熱心不熱心,有沒有更多參加聚會,有沒有更多來教會事奉,有沒有為教會奉獻更多的金錢和時間。看他脾氣好不好,看他說話是不是總是批評人……外在的表現不一定是真愛主,還要看他在教會之外的生命如何。愛主不是靠嘴巴講的,而是靠生命去活的。去通過我們的生活來表達的。
聖經說,愛主是律法的總綱。盡心盡性盡力愛主我們的神。
如果我們知道愛主最大的攔阻是自己,那就知道,愛主的意思就是放下自己。
談過戀愛的人就會明白,真正地愛一個人,就是沒有自己。只要對方高興,自己怎麽樣都願意。
同樣,我們愛主,也就是沒有自己,完全沒有自己。回到耶穌基督的教導,做祂的門徒,天天舍己,天天背起十字架,天天跟隨祂。為了耶穌基督,學會放下。
牧養的核心是耶穌說的,愛。如果只有責任,沒有愛,不是真牧養。
三、牧養主的羊
耶穌基督對彼得說,你,牧養我的小羊。
耶穌說了三次。我們牧養的是耶穌的羊,我們是管家,是牧羊人,不是主人。這是耶穌基督的羊,是耶穌基督用寶血贖買回來的。我們只是照顧、餵養,但不是擁有,這些羊不屬於我們。
如果是耶穌的羊,我們因為愛主的緣故,因為真愛主,不是為自己,我們牧養主的羊,如果我們不是因為愛主,肯定會把主的羊當做自己的羊。
因為是牧養主的羊,我們因為愛主,我投入一切的精力,不敢隨隨便便,不敢馬馬虎虎。因為這是主的羊,因為我愛主。雖然我不能擁有,但是因為是主的,我愛主,每一個都一樣。
經常聽到有人說:「某某牧師,某某傳道,我們不能沒有你啊!」
這是非常危險的現象。如果牧者越久牧養,會友卻離不開這位牧者,那說明這種牧養是失敗的。就應該停下來思考:我這些年,在牧養誰的羊?我牧養的這些羊,我希望他跟從誰?有一天,當我們回到天父那裏,洋洋得意地對主說,說啊,你看,這是我牧養的你的羊,你數數,五千只哦;另一個說,主啊,你給我你的羊群的時候,才五百只,你看看現在,已經五萬只了……主耶穌基督會怎麽看待?
四、餵養到牧養
我們先背起十字架,跟隨耶穌,學會舍己,放下自己,真正愛主,牧養主的羊,不單單餵養他們,更加要牧養他們。
耶穌說你牧養我的小羊,希臘文原文是兩個詞,一個是餵養,一個是牧養。
Feed my lambs.
Tend my sheep.
Feed my sheep.
lamb,是小羊羔;sheep,是比較大的羊。
我們越牧養,讓我們的羊群越跟隨耶穌基督而不是我們;好的牧養結果是:你不用來了,我們可以繼續為主發光作見證,因為羊已經從小羊羔長成了羊。
牧養最終的目標和結果不是那些羊只坐在那裏張口等我們餵養,而是他們知道自己出去尋找草吃,並且能夠分辨,哪些草能吃,哪些草不能吃。
以基督為中心的門徒式牧養的結果是:
這些羊不單單只是禮拜天來做禮拜,更能在世界活出基督徒的生命,見證和榮耀上帝。
結語:
走進世界,活出信仰,以基督為中心的門徒式牧養:
1、先作主的門徒,舍己
2、真心愛主,沒有自己
3、牧養主的羊,不是我的羊
4、從餵養到牧養,關註深度而非量
牧養是整體的概念,又有餵養,更有牧養。
餵養的意思就是羊還小的時候,我們要餵養他,但是牧養的意思卻是羊長大了,我們要帶領和指導。但是我們看到今天的教會,常常只有餵養,沒有牧養。
真正的牧養中心就是以基督為中心的:讓信徒認識基督,跟隨基督,愛基督,活出基督。
這是以基督為中心的門徒式牧養,越牧養,越看見基督被高舉、越看見牧者和信徒越來越像耶穌基督並活出耶穌基督的生命,越看見基督的門徒一代一代投入事奉,直到世界末日……
©️本文發表在 05-06-2016 期《使者》雜誌,承蒙允许转载,以示感谢。
主仆 秦路
A Servant of Jesus Christ
Soli Deo Gloria
个人微信公众号:勇守真道
非常好,感谢主
赞赞
感谢主,这是一篇好文章。在使者杂志上也有同样一篇文章,作者为陈希。请问你的笔名就是陈希吗?
赞赞
平安,我的笔名是秦路,陈希也是,但是很少使用。以马内利。
赞赞